2021年芙蓉区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延续复苏态势,规模不断壮大,但受全球疫情反复,内生动力不足,综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保持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一)总量稳步增加,增速趋于平稳
1-12月,全区24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0.3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比1-11月回落3.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总量不断攀升,平均每月保持20亿元左右逐月递增的态势,增长速度1-2月为最高,增速达35.1%,后期增幅波动不大,近几月增幅基本保持在23%左右,发展态势慢慢趋于平稳。
(二)重点行业均保持不同增长
1-12月全区173家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增长23.8%,增幅比1-11月回落4.7个百分点。五大重点行业中,互联网软件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文体和娱乐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6%、30.2%、20.6%、46.9%、5.8%,对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9.9%,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14.1个百分点。
(三)个别行业受政策影响出现较大波动
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出台,校外培训业面临新局面。《“双减”意见》从资质批准、资金准入、办学空间、市场营销等多方面严控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操作空间。其要求,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这对现有的校外培训机构造成明显冲击,1-12月教育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下降14.6%,较1-5月下降41.1个百分点。
(一)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明显。受德尔塔毒株与奥密克戎毒株广泛传播的影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国内多地遭遇疫情突袭,全国性的多点散发疫情带来了普遍的旅行限制和更趋严格的防疫措施,导致线下消费特别是服务业消费更趋谨慎。因疫情防控要求,人员减少外出,禁止大规模聚会聚餐,线下培训及文化娱乐场所关停,对全区旅游行业造成明显冲击,对大部分服务业相关行业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从统计数据来看,1-12月全区规上服务业中,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教育,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等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回落较快,受疫情影响明显。
(二)部分重点企业的波动拖累行业增速。服务业企业有别于制造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稳定性较差,经营周期内的波动比较频繁。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一些规模较大的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一定收缩,营业收入呈现负增长,对行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如湖南鱼小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豆芽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易分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均处于负增长状态,拖累行业增速。
(三)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上月的采购经理调查结果显示,近五分之一的企业表示资金紧张,六分之一的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对于资金紧张的原因,选择资金回笼慢、工资等刚性支出较多的企业占比最多,分别占66.7%和38.1%。有16.7%的企业认为招聘员工困难,而对于招聘困难的原因,选择求职者对薪酬过高的占75.1%,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减少的占62.3%。
(一)加快推进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我区在强省会战略中的地域优势,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加强上下游联动,以高端服务业为引领,以特色楼宇为载体,以五一商圈、自贸片区和袁家岭中央文化区为依托,加快引导和促进互联网软件服务与优势产业深入融合发展,促进互联网软件服务于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助企纾困
建议各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加强对服务业企业的监测和引导,重点解决服务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精准助企纾困。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拓宽招聘渠道,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二是多渠道加强资金扶持力度,切实在企业融资贷款、招商奖励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三)融合多方力量,助力产业发展
在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面临巨大变革的背景下,服务业作为我区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该如何发展、往哪发展成为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建议加快引进第三方智库开展产业发展研究,从我区的区位环境、优势特点等方面出发,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区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奋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作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